【摘要】随着社交媒体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途径等发生变化,用户的隐私边界逐渐变得模糊。区块链凭借“去信任”和“去中介”的技术理念,赋予社交媒体用户自我主权的能力,一方面加剧了隐私边界的冲突和失焦,另一方面又给予用户抵抗隐私管理秩序崩溃甚至是重构原有隐私边界的能力。区块链社交媒体颠覆了传统的隐私边界研究思路,用户不再是被建构的主体,这为隐私边界管理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隐私边界 社交媒体 区块链 隐私管理
一、问题的引入
作为典型的公共信息产品,社交媒体的生产活动依赖于用户数据的输入,用户也需借由社交媒体满足一系列的社会需求。[1]用户的自我披露行为使大量个人隐私信息暴露在社交网络之中,其中包括了个人简介、社交动态、位置信息、浏览记录等。[2]社交媒体平台基于这些数据,实现对用户的精细化管理,即单粒度管理。不过,对用户来说,社交媒体场域与个人生活的深度交融,带来的是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限的日渐消弭。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就将公私关系中的“私”与圈子的划分相联系,并认为“私”的就是一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法的问题。[3]但是,社交媒体平台数据垄断、隐私悖论等现象的存在,使用户无法完全分离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隐私边界逐渐失焦。隐私边界的失焦不仅让隐私数据的归属和使用权限被社交媒体平台滥用,[4]用户也难以管理自我隐私边界,隐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
桑德拉·佩特罗尼奥在传播隐私管理理论中指出,边界的存在意味着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存在着界限。[5]在传统社交环境中,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相对独立,隐私边界的界定也相对容易。[6]但随着在线社交媒体的兴起,社交活动、社交圈子的数字化,个人隐私信息变得多而繁杂,隐私边界也呈现出动态变化。目前,围绕隐私边界,许多学者引入了传播隐私管理理论,并将其与Meta、微信、微博等主流社交媒体联系在一起,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用户行为、隐私管理、隐私信息规制等方面,丰富了以往的理论研究。然而,面对社交媒体隐私边界的失焦问题,大部分研究的结果都是针对平台方的策略与规制,很难解决隐私边界消弭背后的症结所在。[7]社交媒体隐私边界的研究与讨论根源于频繁出现的隐私安全问题,用户无法廓清自己的公私边界,造成部分隐私数据不可避免地被泄露。因此,重构隐私边界同样需要考虑用户的诉求,对于用户个人而言,主体常常面临着“被建构”、权利“被代表”、权力“被转移”的窘境,技术受益失衡的现象需要被打破。[8]
社交媒体平台凭借技术垄断了平台用户数据,并形成了对用户的权力规训。用户无法控制隐私信息的流向和使用范围,造成私人空间失守。[9]伴随区块链技术的出现,社交媒体用户作为数字主体所拥有的各项应有权益有了重获的可能。区块链作为比特币底层技术衍生出来的新型技术体系,拥有“去信任”“去中介”等特点,能够不依赖第三方可信机构在陌生节点之间建立点对点的可信价值传递,打破中心化互联网的桎梏。区块链社交媒体不受制于现有的B/S网络架构,在赋能用户的基础上,重新定义用户的公私边界,改变当下用户隐私边界的模糊状态。基于以往研究,本文通过传播隐私管理理论的5个基本假定及其隐私规则管理过程,探讨区块链技术下社交媒体用户隐私边界的失焦与重构,进而分析区块链技术对改善平台与用户地位失衡现象以及重构用户隐私边界的影响。
二、理论基础
社交媒体用户隐私边界内涵
1890年,路易斯·布兰代斯(Louis D.Brandeis)和塞缪尔·沃伦(Samuel D.Warren)在《哈佛法学评论》发表了一篇名为《隐私权》的文章,隐私一词在该文中被首次正式地提出。[10]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隐私一般来说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11]不过,隐私概念是动态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隐私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物理性隐私外,信息性隐私也逐渐被更多地提及,一般来说,信息性隐私是指人们使用公共网络时所生成和留存的数据。[12]
对隐私主体来说,隐私信息的数字化迁移模糊了自我表露的范围,原有公私边界线被打破。有学者将隐私边界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自我边界,指个人基于保密性控制着自己的隐私信息,让隐私处在可控边界内;二是二元边界,指个人在向外披露隐私信息时,保证隐私信息不被期望的社会交互的边界。[13]在互联网到来之前,公私边界一直处在相对清晰且可控的状态,边界间的渗透性也较弱。但随着网络技术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隐私的数据化让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变得愈发模糊,隐私信息一旦留存在社交媒体平台,就等于进入到了公共领域,并面临着传播过程不可控的问题。[14]
在社交媒体环境里,自我边界首先被打破,用户的电话、邮箱、家庭住址、照片、社交关系等信息在数据化的同时也变得透明化,用户难以维持原有的屏障去维护自己的隐私安全;其次是二元边界的崩溃,尽管不同类型的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有所差异,但其形成的可视化关系网和本身的广播性特征,使用户的隐私传播边界被极大地拓展,用户无法把控隐私信息的流向。[15]社交媒体用户隐私边界在平台特性与技术特权的影响下,很难维持动态平衡,用户在社交媒体环境中呈现出的是一个“透明人”形象,原有私人领域逐渐被公共领域占据,自我边界与二元边界处在失焦状态。因此,面对隐私风险,社交媒体用户的隐私边界需要新的规则去框定与重构。
传播隐私管理理论
传播隐私管理理论源于欧文·奥尔特曼(Irvin Altman)与达尔马斯·泰勒(Dalmas Taylor)的隐私社会行为研究,该研究所提出的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强调了自我披露对于社交关系建立、发展与崩坏的影响,并将隐私定义为向他人开放到封闭的过程。[16]1991年,桑德拉·彼的罗尼奥(Sandra Petronio)根据社会渗透理论发展出“传播边界管理理论”,明确了隐私边界在人际传播中的作用,后经过不断演化,于2002年在其著作《隐私的边界》中将该理论正式更名为“传播隐私管理理论”。[17]
传播隐私管理理论拓展了隐私研究的视野,不再局限个人的自我披露行为,更加强调信息交换过程中的边界控制问题,并将隐私边界定义为个人所能控制隐私信息的范围。于是“边界”一词被用来划定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体现在行为上即是,个人既在边界内自我披露,又管理着隐私信息以保证边界的稳定性。该理论围绕这一行为共提出了五个基础假设,分别为隐私信息、边界、控制和所有权、基于规则的管理体系以及辩证管理,可以理解为个人拥有隐私信息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并通过制定规则来明确隐私边界,当个人披露隐私信息时,需要与他人确定对外传播的准则,从而形成辩证管理的状态,所以这五个假设也定义了传播隐私管理理论的本质。[18]
传播隐私管理理论的目的在于廓清人际传播中的隐私边界管理问题。不过,由于社交媒体用户所面临的人际交往关系与隐私困境,与传播隐私管理理论的内涵和准则存在着呼应,因此也有部分学者将该理论直接与社交媒体隐私研究相联系,并拓展到用户隐私信息的分享与保护上。在社交媒体语境中,用户的隐私边界管理与以往相比,在环境与策略上更加复杂多样。传播隐私管理理论的引入,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交媒体用户的隐私保护行为,本文就“隐私信息”“隐私边界”“控制权和所有权”“基于规则的管理系统”以及“辩证管理”5个理论假设来探析技术与用户交互过程中的边界变化,并结合隐私管理过程中“边界规则”“边界扰动”“边界协同”三种状态探讨用户抵抗与重构隐私边界的可能性。但是,传播隐私管理理论并不是专门为解决社交媒体隐私问题而创立的,其本身侧重于人际关系的探讨。因而,本文在后面提到的区块链技术及其对社交媒体隐私边界的影响,都需要考虑到理论的适用性,并在该理论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这也是本文将要拓展与完善的部分。
区块链隐私保护技术
2008年,中本聪发表《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一文,这是区块链技术的缘起。[19]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加密数据库,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系统,区块链融合密码学、数学、计算机等学科,具有去中介、去信任以及难以篡改等特征。[20]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供应链、媒体等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积极探索,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其中在隐私保护上,非对称加密等密码学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早在比特币设计之初,中本聪就表示希望通过分布式技术系统来实现用户的匿名和交易的保密,减少隐私数据泄露的风险。[21]如今,区块链技术不断优化,其隐私保护机制也在进一步完善与升级。一般来说,区块链技术下的隐私信息大致分为两类,即身份隐私和交易隐私,[22]这也是目前网络隐私安全研究的重点内容。不过,在隐私保护上,区块链技术与中心化架构存在着明显区别,传统的隐私保护方案大多依赖平台方服务器性能的升级、隐私保护协议的遵循、法律法规的约束等,个体的主动性不强。区块链技术则颠覆了中心化网络架构,利用P2P网络技术、非对称性加密以及共识机制等技术,保证个体充分的数据自主权,为隐私保护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P2P网络技术赋予用户与平台同等的地位。P2P网络技术是一种点对点网络架构,其中所有节点平等且独立,人们在网络中传输信息无需第三方介入,可以直接进行点对点沟通,并且P2P网络没有中心化服务器,天生具有耐攻击、高容错的优点,[23]实现去中心化,降低了隐私信息的泄露风险;非对称性加密保证用户隐私数据的控制权。非对称性加密是区块链运行的重要基础技术,与对称性加密不同,非对称性加密的密钥包括公钥和私钥,简单来说,公钥加密的信息只有对应的私钥才能解密,私钥加密的信息只有对应的公钥才能解开,这种情况下平台方必须知道密钥才能获取用户数据,个人公私领域的界限也被进一步明晰,减少了隐私数据被肆意窃取的风险。[24]共识机制创造用户信任。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一般包括工作量证明机制 (PoW)、权益证明机制(PoS)、股份授权证明机制(DPoS)和Pool验证池四大类,要求在短时间内通过节点的投票完成交易的验证和确认,因此共识机制必须保证所有诚实节点保持一致且有效,以完成技术背书,从而实现区块链的去信任化。[25]因此,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不仅可以增加用户对技术本身的信任,还可以维护网络系统的稳定,保证了隐私数据的安全性。
在社交媒体中,由于社交需求或信息需求,用户不可避免地会在平台内交互数据。传统社交媒体是以B/S架构为基础的中心化平台,用户的隐私数据在平台内生成,由平台获取,被平台商业化利用,隐私安全很难保证。例如,2018年Meta被爆出的剑桥分析丑闻事件,约8700万Facebook用户数据被不当泄露给剑桥分析公司,并用于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社交媒体,不仅颠覆了传统社交媒体的数据垄断现状,也赋予了用户支配数据的权力,平台与用户实现了地位上的平等、权益上的互惠。不过,区块链技术并不能一次性解决社交媒体的所有隐私问题,技术与人的交互还需依靠社交环境、媒介素养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本文从区块链技术出发,阐述社交媒体用户隐私边界在与技术交互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失焦与重构的情境。
三、区块链技术下的社交媒体用户隐私边界
去信任:社交媒体用户隐私边界的冲突与失焦
1.冲突:自我表露中的隐私悖论
社交媒体用户常常通过分享私人信息维持人际关系或获取社会资本,[26]但这种自我表露中,隐私成为了个人参与在线社交的主要障碍。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81%的美国成年用户认为在使用社交媒体时感觉不安全,特别是在共享私人信息时,于是有些用户会选择改变隐私设置、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避免在线交流等方式来保护个人隐私。[27]社交媒体用户一方面有表达自我的需求,另一方面又会顾虑隐私安全,这种矛盾现象让用户隐私边界原有的稳定管理状态陷入失控,即隐私悖论。隐私悖论现象也可以被理解为沟通隐私管理理论中提到的边界扰动,即一旦信息流动超出个体所期望的边界或者违反了信息流规范,边界便会因冲突而崩溃。[28]
区块链技术赋能的社交媒体,具有去信任的特征。去中心化的社交媒体平台管理形式淡化了平台的中介角色,每个用户都拥有个人隐私数据的把关权力,并且也支持匿名交易,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户对于社交媒体的信任度。基于已有实证研究,用户的社交媒体信任会负向影响隐私风险感知,并正向影响其自我表露行为,[29]所以在区块链信任背书下,社交媒体用户的自我表露行为会增多,但这加大了用户隐私边界管理的难度。因为社交媒体隐私边界除了用户的自我边界外,其二元边界还涉及到集体管理、多维度管理、边界拓展等多种形式。[30]在二元边界中,社交媒体用户的角色是多样的,例如子女、父母、职员等,这要求用户要根据不同的角色调整隐私边界管理的范围。社交媒体用户自我表露的信息越多,需要协同管理的隐私也就越多,用户可能会面临同时协调几个隐私边界的情况,角色冲突之下,公共隐私边界容易走向失控。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基于区块链的社交媒体给予了用户充分的信任,但区块链数据库的去中心化特征,也要求了链上数据必须被公开。也就是说,即使用户在网络中实现匿名化,且拥有支配隐私数据的权力,数据交易信息也会暴露在公众当中,存在一定的隐私风险。许多企业就“区块链社交媒体”展开了实践,steemit是其中的代表。steemit是于2016年创立的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在该平台内发布的信息不可更改,也不能隐藏。虽然区块链技术可以达到匿名发布的效果,但在社交媒体中发布的信息常常涉及个人资料、照片、日常生活等标签化信息,一旦将这些隐私信息上链,隐私极易出现被泄露的风险。[31]因此,被区块链背书的社交媒体,赋予了用户一定程度的安全感,但也会刺激用户在平台内的自我表露行为,带来新的隐私风险,导致用户在边界管理时需要再次顾虑自我边界与二元边界的协同安全性。可以得出,自我表露中的隐私悖论现象依旧存在,隐私边界冲突也依旧存在。
2.失焦:边界渗透下的公私领域
数字化时代,隐私侵犯更像是无感伤害,用户的自我表露因社交需求变得无可奈何,隐私外溢也常处于不知情状态。[32]在传统线下社交生活中,用户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有着鲜明的分界线,他们可以很好地设定边界规则,进行边界协同管理,即使偶尔发生边界扰动,也能迅速调整保证隐私安全。但随着在线社交媒体的出现,大量隐私被数字化,许多信息在用户无法控制的情况下进入了公共领域,并与私人领域交织着,用户本人也难以设定出清晰的隐私边界以保证隐私管理的稳定。根据沟通隐私管理理论,当个体披露隐私后,这些隐私信息会进入到集体隐私区域,披露者与接收者便成为该区域的共同拥有者并为隐私信息的保密工作负责。[33]而在社交媒体环境中,披露者与接收者的关系不再是点对点而是一对多,这导致集体隐私领域协同管理者的数量变得不可控,隐私管理工作也变得困难。社交媒体用户的隐私管理工作,由于传播渠道多样、参与主体增多等因素干扰,会带来公私边界的不可控,以致失焦。
1996年,信息系统学者杰夫·史密斯提出了“信息隐私关注”的概念,即用户会因为在信息分享所带来的隐私损失而产生担忧情绪。[34]“区块链+社交媒体”模式下的新型社交环境让用户产生了一定的信任度,但正如前文所述,区块链的去信任特征会刺激用户自我表露行为,淡化隐私风险感知,从而减少对隐私信息的关注。在区块链“去信任”的作用下,社交媒体用户会将大量隐私上传至链上以维持更深度的社交以及日常需求,同时链上交易信息对平台所有用户来说是透明公开且难以篡改的,这对用户的隐私边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传播隐私管理理论认为,之所以要进行隐私管理,是因为个体在新的传播环境不再需要物理在场,这导致了社交边际的消失。[35]而在“区块链+社交媒体”模式下,这种客观的传播环境并没有改变,因而在面对大量隐私信息游走在公私边界时,用户的隐私管理是相当被动的,边界的渗透性也变得难以把握,用户的公私领域依旧处在交织且模糊的状态。
边界协同是传播隐私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信息披露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对隐私规则的协商过程,在这当中双方必须就边界连接性、边界所有权以及边界渗透性等问题达成一致。[36]然而,区块链技术赋能下,社交媒体的传播方式与技术环境都会发生变化,信息收受双方必须对隐私规则重新定义。根据上文分析,在区块链社交媒体中,用户不再完全依赖平台,而是以分布式点对点的方式传递信息,加上区块链技术提供的“去信任”环境,也可理解为技术给用户创造了“可信任”环境,因而用户会在社交中增加自我表露的频次与内容,不过,部分隐私信息也会在链上以匿名的方式公开。对边界协同而言,链上信息的透明化会模糊边界内的主体范围,即使表露者与接收者被匿名化,也有相当多的用户可以直接访问被公开的信息;其次,对于链上公开的隐私信息,社交媒体用户很难控制隐私边界的收缩或扩张,边界所有权也变得很不清晰,因此很多隐私信息不受公私边界限制而导致边界渗透性增强。
去中介:社交媒体用户隐私边界的抵抗与重构
1.抵抗:秩序崩溃时的用户个体
协调与管理自己与他人的边界极具挑战性,尤其是在社交媒体环境下,隐私信息的传播内容与范围都处在动态变化之中,用户的自我边界和二元边界被极大地拓展。同时,社交媒体与人的生活交织密切,用户的多重角色身份常常杂糅在一个社交空间中,这也加大了隐私管理的难度。多方因素干扰下,社交媒体用户的隐私管理过程极易发生崩溃现象,即边界扰动,根据传播隐私管理理论,造成边界扰动原因主要归为边界规则出错与边界模糊。[37]但在中心化社交媒体中,用户与平台的地位从技术到资本都是悬殊的,即使用户意识到隐私边界规则被打破或边界出现模糊,有限的权力空间也很难让其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只能选择被动接受。也有部分用户因隐私安全而对社交媒体产生倦怠情绪,甚至选择淡出社交媒体,但这种抵抗行为也只能看作用户无力改变平台数据霸权地位而作出被动回应。
“区块链+社交媒体”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分布式社交网络,不同于传统的中心化网络,链上节点都是平等且独立的,不存在中心化网络节点,并由多方用户共同管理和维护。[38]区块链赋予节点平等地位,社交媒体用户拥有了自主管理节点信息的权力,形成去中介化的媒介化环境,以往无意识、被动的信息交换机制将不复存在,与平台所形成的不平等权力体系也会瓦解。面对隐私边界规则崩溃抑或是边界模糊化,被区块链赋能的社交媒体用户隐私素养有了更为坚实的配套技术支撑,可以更加主动地应对隐私协同管理中出现的边界扰动现象,例如修复边界规则、重新设定边界等,进而维护原有的隐私管理系统。传播隐私管理理论认为个体是通过制定规则来形成具有明确边界的认知信息空间,[39]但在线社交环境淡化了社交媒体用户对隐私边界状态变化的感知,“不作为”与“无意识”让社交媒体平台的隐私侵害成为常态。不过,社交媒体用户偶发性的抵抗行为反映了其作为权力主体是存在并拥有自我意识的,而区块链技术的加入,使用户有能力纠正出错的边界规则,有权力定义被模糊的隐私边界,从而唤醒了用户的自我意识。
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框架包含五大要素,分别为“图片—图像素养”“再生产素养”“分支素养”“信息素养”“社会—情感素养”,[40]其中,信息素养是个体了解、鉴别、获取、控制以及存储信息的能力,隐私素养也包含在内,且与社交媒体用户的自我意识密切相关。“区块链+社交媒体”框架下,区块链的P2P网络技术、非对称性加密等技术不仅将社交媒体用户独立为权力主体,也为提升用户隐私素养提供了技术支撑。在社交媒体用户面对不断崩溃的隐私边界秩序时,被区块链赋能后的隐私素养可以增强用户在认知、态度和行为层面的信息保护能力,唤醒用户的自我意识,刺激其抵抗行为,甚至是重构原有的隐私边界,这也是下文将要继续探讨的内容。
2.重构:数据确权下的隐私边界
桑德拉·彼的罗尼奥(Sandra Petronio)用边界的比喻来区分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信息。[41]在传统的线下人际传播中,公私边界划分得很清晰,但随着在线社交网络的发展,大量隐私信息涌入社交媒体平台,用户隐私边界变得愈发动态起来。传播隐私管理理论在假设中提到了“控制和所有权”的概念,认为隐私信息及边界为个体所有,并且个体有权力控制隐私信息及其流通情况。其中,控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们相信拥有私人信息或与他人共同拥有私人信息,所以需要控制边界;二是控制可以消解披露或隐藏私人信息所带来的潜在危害。[42]不同于线下人际传播,社交媒体与人的生活紧密交织,公私边界逐渐消融,而且隐私信息的线上迁移,背后也伴随着隐私权力的转移。正如前文分析,社交媒体平台凭借资本与技术优势,垄断用户绝大部分数据,剥夺其数据“自决权”。权力失衡下,用户的隐私信息与边界不再完全属于自己,隐私控制权也被极大削弱。
区块链作为分布式网络,致力于消除传统网络架构里中枢节点的控制性,链上各节点置于同一层面,节点间平等收发信息、参与交易和记账,个体可以控制所拥有节点内的所有数据。[43]“区块链+社交媒体”模式下,媒介的中介化载体角色被削弱,用户打破与平台的不对等地位,摆脱“数字剥削”,就隐私信息而言,用户可利用私钥和签名证明自己的身份、数据和交易所有权,实现了数字身份和隐私数据的确权。另外,区块链的非对称性加密、智能合约和DID技术也可以实现数字身份的自主可控,社交媒体用户无需依赖第三方便可以自主管理身份,便利了用户隐私管理。一直以来,隐私保护的核心准则都是个人自主决定隐私信息被如何处理以及被谁处理,但社交媒体用户在平台数据垄断下难以实现自决,正是区块链赋予了用户控制隐私信息的权力,并将数据确权给用户,用户也就享有了对于私人领域数据的“自决权”。
在区块链社交媒体情境下,用户通过自我建构重新获得原本失衡的信息权力,从而调整已失序的隐私边界。传播隐私管理理论将规则视为边界管理的基础,认为风险收益比、情境因素、动机标准、性别标准以及文化标准是形成边界管理规则的5个标准。[44]社交媒体用户在区块链赋能下,通过衡量隐私披露的风险收益比,或根据环境、动机、文化等自身情况,利用智能合约重新定义边界规则,利用非对称性加密和DID技术明确边界所有权,原本失焦、崩溃的公私边界有了重构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下,社交媒体平台获取用户数据必须获得用户的许可与授权,经由合约的验证才能使用,用户自我表露与隐私关注之间的矛盾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同时,无论是自我边界还是二元边界,由于数据确权,社交媒体用户隐私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动态变化都可以被及时感知,用户也可以就实际情况对出现问题的隐私规则进行优化调整,以维护隐私边界的稳定与效用。
四、结语
隐私边界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议题,特别是在社交媒体与日常生活交织密切的现在,用户一方面依赖社交媒体提供的各种服务,另一方面因权力失衡又不断让渡数据权益,使得隐私边界在冲突中走向失焦,加剧了隐私管理和边界协调的难度。不过,区块链技术的介入,让社交媒体用户有了更多的数据自主权。隐私边界的失焦源于不受控的在线传播环境,以及社交媒体用户自身权力的被转移,而区块链的“去信任”“去中介”的技术理念在解决上述边界管理问题上具有相当的优势。因此,除了就中心化社交媒体进行隐私边界研究外,关注技术对个体的影响也是探究隐私边界动态变化的一个重要思路。传播隐私管理理论从理性行为视角和协同管理视角出发来研究隐私边界,因此本文始终将社交媒体用户看作是“理性人”,进而分析其隐私管理行为,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未来相关研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个体的有限理性,对社交媒体用户的一些“非理性隐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参考文献略)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重点项目“区块链赋能视域下传媒产业重构研究”(批准号:20FXWA002)】
作者:
姜雪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189717399 进行反馈。
评论0